0%

QCon 两日见闻

很荣幸第一次上 QCon 分享,2023 QCon 广州站,在编程语言实战专场,搞了个主题分享:解密 MoE - 将 Golang 嵌入 Envoy(C++)。

也趁着这次机会,参加了 QCon 两天的会议,总体而言,收获不少的:

  1. 蹭了两个饭局,认识了不少的老师,听听他们的故事,挺有意思的
  2. 听了两天分享,学习了不少业界的玩法,大家在玩什么,怎么玩的

趁着热乎,简单来篇流水账 :)

第一天

上午的主会场分享,印象比较深的是,商汤关于大模型的分享,作为上一波 AI 兴起的公司,确实能看到商汤在 AI 技术的持续投入。眼下 OpenAI 搞的语言大模型的走得更快,更前面去了,不过嘛,国内的公司,我觉得还是会追上来的,也是必须要追上来的。

编程语言实战专场

下午就是语言专场了,出品人是 Loretta,大家叫她 Lou 姐,一听这名就很霸气,哈哈

第一位张宏波老师,分享了他们新搞的 Moonbit 语言,主要是生成 Wasm。看得出,张老师是搞编译器的大佬,也很重视一些细节,比如 Moonbit 对于 IDE 的支持,还秀了一把修改函数名,整个工程全局生效的效果,确实很赞;编译速度,也搞得飞快。如果没有一点工程师的偏执,不会认真搞这些细节的。个人觉得,Moonbit 是有不错的机会。

其中很巧的是,张老师说还搞过一门 Fan 语言,做元编程的,也就是用于实现其他小语言的,而当年在OpenResty Inc. 春哥也是这么玩的,名字都一样,也是叫 Fan 语言,也是元编程,哈哈。

第二位贺师俊老师,JavaScript 语言标准委员会的大佬,分享了大前端在 js 这个生态搞的,各种语言的尝试,从 alt-JS 到 var-TS,各种语言如数家珍。给我最大的一个印象就是,玩得真花哨。个人感觉,可能是前端更贴近业务描述,对语言的表达能力,要求更好一些。

第三位刘鑫老师,讲的相对具体一些,因为不太熟,不是很有体感,大致是搞了一个 scala 的库,来封装了 Apache commons 这个基础库,优势在于方便的对接 scala 的 option 类型,方便使用。核心就在于,输入是很多类型的,但是自己封装的时候,又不想太累,所以搞了个 Simple ADT。

最后就是我了,前面几位都玩得很花哨,我这个就比较接地气了,属于工程实践类,重点是把 Golang 当嵌入式语言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在跟 Envoy 这个宿主配合时的一些解决思路。

讲完之后的合影,刘鑫老师,Winter 老师,Lou 姐,贺师俊老师,鄙人,哈哈,张宏波老师补觉去了。

语言专场合影

第一场饭局

讲完之后,就跟着 Lou 姐一路蹭吃,先是大堂小酌一杯,然后是主办方的晚宴,餐后又喝起,聊到 11 点多。

Lou 姐和其他几位老师,还有前端大佬 Winter 老师,他们都是以前就认识的,应该之前就约好了的,只有我是不小心混进去的。

面对面交流,各位老师都很比较随和,期间听了不少他们的故事,印象最深的是,类型体操,贺老师和 Winter 老师,关于一个语言的写法,讨论了好久,比如是不是函数式,好不好用之类的,哈哈,其实我不太有体感。

第二天

第二天就是安心的听分享了,主要是听阿里云季敏老师的专场,下一代软件架构,还有 AGI 之类的零散听了听,简单记录几个。

首先,是季敏老师开场,介绍了阿里云的微服务全家桶,Dubbo,OpenSergo,Seata,Higress 等,听下来,主要的变化是,他们打算将这些产品打通,把控制面统一起来,减少一些重复轮子,先做标准化,再做产品化。

我个人一直在思考,微服务成熟之后,是不是就像 k8s 一样,会将所有的这些资源化,标准化,然后再长一个面向开发者的产品层,也就是现在的平台工程。我觉得,这里面的资源化,标准化,才是云原生的精髓。会后也跟季老师做了一些交流,感觉大致思路会比较接近,不过季老师觉得产品化,会在 FaaS 层来实现,个人感觉是,出发点视角不太一样,核心应该是类似的。

腾讯的蔡东赟老师,分享了腾讯的零信任安全架构,听下来主要是面向人的场景,也就是对人的访问/操作,统一鉴权,搞了一个网关来做统一鉴权的事情,后面的服务,主要是办公 OA 类的,只接受从网关鉴权后的请求。针对内部微服务之间的请求调用,目前还很少接入这一套,蔡老师也很坦诚,这个还是业务价值的问题。相对而言,人访问的场景,安全风险更大,业务价值也更大;而服务之间的,由于已经有比较强的管控了,目前的安全风险相对较低,业务价值梳理需要更多时间,零信任的总体思路,还是一样的。

Mobvista 的蔡超老师,分享了GPT API 编程实践,他们是用了 Azure 云上提供的私有部署大模型,这样就不用担心数据安全了。另外,他们原来就有一个内部的 DSL,估计是有了这一层抽象,大模型就更好来完成转义输出了,也就是理解人类的问题,输出这个 DSL?蔡老师介绍了比较多如何 prompt 的场景,DSL 这块倒是介绍的不太多,估计是比较偏内部业务场景,不太方便具体介绍,只是总结了一些规律。

字节的邵杰,蒋林源两位老师,分享了用户体验中台的建设,虽然大部分还是常规的 NLP 技术,比如特征工程之类的,还没用上语言大模型(还在探索),不过,针对用户体验中台的系统化建设,还是挺让人震撼的,针对用户体验这样一个场景,深度挖掘数据,体系化的构建,可以对业务形成很好的支撑。这种事情,业务体量不够大,估计也是做不起来的。

平安的李杨老师,分享了资管投资交易系统的架构演进,听下来主要是业务流程梳理,服务拆分,这里最大的挑战就是,金融行业的背景,决定了稳定性是刚需,这种老系统的架构演进,是很考验全局掌控能力的,上下游的依赖关系,业务诉求的进度协同,等等。

最后一场是,来自虎牙的周健老师,主要是接入层的多云实践,充分利用云上的 IaaS 层资源,搞一个统一的接入层,这个大抵是大部分互联网公司在搞的,IaaS 层用公有云,PaaS 层自建,感觉是有一票互联网公司当下的选择。

第二场饭局

散场之后,在季老师的场里闲聊,居然还碰到之前酷狗的同事邹毅贤,哈哈,他们是约了一个饭局,我呢,就厚着脸皮硬蹭。

这是大参林的伍活欣老师的局,他可是老江湖了,当前在天涯干过总监,很早就在折腾技术架构,当然现在是主攻业务了。

期间,大家对于搞 IT 基础设施 / 数字化,都有一个比较明显的感觉,在降本增效的大环境下,通过 IT/数字化来降本,也是一个属于一个阶段的红利,如果业务不增长,最终降本会降到 IT 部门的头上。

伍老师从更高层的视角,给了一个清晰的比喻,IT 跟业务是有一个心跳关系的,当业务发展的时候 IT 才需要扩张,当业务不发展的时候,IT 的总量一定是趋于收缩的。

最后来一张合影,哈哈

第二场饭局合影

最后

这次 QCon 收获很多,技术人难得的一次 social,靠着脸皮厚,硬蹭了两个局,哈哈

了解了大家的一些玩法,对于行业全局发展有个更清晰的认识,跟大家交流,也更加确信了一些方向。

对于未来,我还是比较期待的,无论是云原生这一波技术演进,以及 AI 大语言模型,还都是有机会的。

最后,感谢 QCon,感谢公司,感谢各位老师,期待下回再见。

PPT

解密 MoE - 将 Golang 嵌入 Envoy